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一触即发|不要让珠心算和手脑算害了孩子!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01    次浏览

不要让珠心算和手脑算害了孩子!珠心算和手脑算的风靡,的确让很多家长纠结不已。看着孩子短时间内居然掌握了”速算”难题,能迅速计算两位数、三位数及至更高位数的加减法,家长怦然心动也是人之常情,但进入小学后到底效果发挥的如何,上过的说法不一。这也让没上的更加纠结要不要上,贝妈也是其中的一员,最终选择不上。当然,新事物的产生和存在总有他的道理,上与不上,只看家长的关注点在哪里! 下面是一位长期从事儿童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写的一篇文章,供家长参考。 珠心算风靡一时,家长津津乐道, 园乐此不疲,作为长期从事儿童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对珠心算和手脑算的利弊,提出自己的看法,请批评指正。 一、珠心算和手脑算的心理学原理 珠心算和手脑算的原理:第一步——将数转化为珠或者动作。第二步:数和数的相互关系成为珠和珠的关系、动作和动作的关系并得出珠的结果或动作的结果。第三步:将珠和珠、动作和动作的关系的结果转化成最后的得数。 二、珠心算和手脑算教学的弊端 1、幼儿的思维是由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展的。幼儿学数学是从动作开始,用自己的手操作各种物品以及相互关系,并形成表象储存在头脑里,最后将表象中的数概念或者数学原理抽取并表达出来。 珠心算将幼儿的表象固化,手脑算将幼儿的思维停滞在动作上,对幼儿来说,是思维发展的退化或者倒置,是与科学的数学教学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孩子真正理解数概念。孩子为什么学得会、学得快正是将思维停滞在动作思维和固化的形象思维基础上,学得是快,但是对未来的发展不利。有的幼儿在做几十珠心算加减的时候,很快,但是做简单的2+3=?却要用手辅助,就是最好的证明。 2、到了两位数的学习,儿童是在了解了个位数和十位数的真实意义和运算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本规则是: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而珠心算和手脑算不是,珠心算是从高位加起,手脑算由特定的动作表征。这对孩子进入小学二年级学习竖式加减是很不利的。 3、学习珠心算和手脑算是需要时间的,大班学习珠心算和手脑算,把原本幼儿数学的部分学习内容压制到下一个年龄段,比如,将十以内的加减压制到4—5岁学习,将认识数字的实际意义压制到3—4岁学习。从幼儿的年龄特征看,这样的压制让孩子无法获得牢固的数学基础。在现实中,很多孩子学了数学但不理解数学就是这个道理。 4、珠心算和手脑算固化了孩子的学习数学的方法,这是极其麻烦的。孩子到了小学需要重新获得新的学习数学的方法,部分孩子因无法转换直接输在起点上了。 5、让部分孩子对学数学失去信心。 三、珠心算和手脑算的优点 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学得好的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学得好的孩子)。 四、怎么让孩子学好数学? 1、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操作。 2、突出数量关系。看完,别忘了分享到朋友圈哟!对您有价值的微信才是最值得您关注的! 欢迎关注微信:yunqizhishi(长按即复制);学习孕期知识、育儿经验,和全国3万多(准)妈妈一起交流、互动。